时间: 2025-05-01 20:4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2:06
天意:字面意思是指上天的意志或安排,通常用来描述某些**或结果被认为是超自然力量或命运的安排。
“天意”一词源于古代的和哲学思想,认为天有意志,能够影响人间事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表达对不可知力量的敬畏和顺从。
在**文化中,“天意”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紧密相关,强调顺应自然和宇宙的秩序。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有时会用“天意”来解释一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现象,表达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天意”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和庄严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宇宙的宏大和人类的渺小。它也可能引发对命运和自由意志的深思。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些巧合的**,让我不禁感叹“天意”的存在。例如,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这种巧合让我觉得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引导我们的生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天意”:
星辰闪烁,天意昭昭,
命运之轮,悄然转动。
人间悲欢,皆为天定,
顺其自然,心安理得。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vine will”或“providence”,它们也用来描述神的意志或宇宙的秩序。
“天意”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对命运和宇宙的秩序有了更深的思考。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不同文化和哲学背景下的思想和信仰。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