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3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37:38
睡醒。
1.
【眠】
(形声。从目,民声。本义:闭上眼睛)。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眠,寐也。 、 《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能省视,而竟夕不眠。 、 《楚辞·招魂》-致命于帝,然后得眠些。 、 《山海经·东山经》-余峨之山有兽焉,见人则眠。 、 《聊斋志异·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
【觉】
(形声。从见,学省声。本义:醒悟,明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觉,悟也。 、 《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 、 《汉书·邓通传》-觉而之渐台。 、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 、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叔术觉焉。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
【组词】
觉来、 觉悟;如梦初觉
1、在文言文中,'眠觉'的读音为mián jué。
2、其中,'眠'的音节为' mián ',声母为'm',韵母为'ian';'觉'的音节为' jué ',声母为'j',韵母为'é'。
3、该词在文言文中意指睡眠与觉醒的状态,常用以描述人的睡眠情况,或比喻心灵的清醒与否。
4、此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其中'眠'指的是睡觉、休息的状态,而'觉'则指的是觉醒、意识的状态。
5、在古代文献中,常常出现此类合成词,以展现更为细腻的情感与状态。
1、月色如水,令人沉眠,待星辰初现,方觉夜深。
2、午后阳光明媚,儿童嬉戏,大家沉浸其中,或在树下闲眠,不知时光匆匆。
3、风拂帘影,轻摇卧榻,虽眠而心自觉,梦境未至。
4、旅途遥远,他在车中小憩,觉察外面景色变幻,竟生出新奇。
5、书卷未完,已觉天色渐晚,懒于起身,心愿再续未竟之事。
1、关于睡眠的古代文化和传统,很多古籍中都有详细记载。
2、在《黄帝内经》中,涉及到睡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生理时钟以获得良好睡眠。
3、古代诗词中常常通过描写睡眠与觉醒的状态来反映情感,如李白的诗作多有涉及。
4、探讨与梦境相关的文献,如何将‘觉’与梦境状态进行探讨的,可以找到许多文化背景的例子。
5、对于醒与睡的哲学思考,古今中外的作品中均有深入探讨,可以了解东道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此方面的异同。
夫人之生,动之于风,静之于雨,行之于昼,眠之于月,觉之于星,彼此相互。
道常无为,阳承之精,阴养之气,故民之生,眠觉而安。
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求其欢娱,出入于眠觉之间。
梦中花落,醒来却觉风动,犹忆那一时。
子曰:无日不思,无夜不眠,觉而不忘,方得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