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4:57
无偏无陂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无、偏、无、陂。字面意思是指没有偏差和倾斜。基本含义是指做事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走极端。
在文学作品中,无偏无陂 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处理事务公正无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法律、教育等专业领域,它被用来强调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无偏无陂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中国古代的哲学和道德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偏无陂 是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的体现,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应保持中立和公正。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直、公正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法律的威严、教育的纯洁和社会的和谐。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参与社区服务时,见证了一位社区领导者在处理居民纠纷时无偏无陂的态度,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无偏无陂,心如止水, 公正无私,德行天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法官在法庭上公正裁决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庄严的进行曲,象征公正的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mpartial" 或 "fair-minded",它们都强调了不偏不倚和公正的特质。
无偏无陂 这个词汇在强调公正和无私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宋·曾巩《洪范传》:“其先后次序然也,~,遵王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