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5:34
护法神:在和神话中,护法神是指那些被认为保护特定、教派、寺庙或信徒的神祇。它们通常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够抵御邪恶、保护信徒免受灾难和不幸。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护法神可能被描绘为具有强大力量和正义感的角色,如《西游记》中的四大天王。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用“护法神”来形容那些在困难时刻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 专业领域:在**研究或神话学中,护法神是研究的重要对象,涉及其起源、功能和象征意义。
同义词:守护神、卫士、保护者 反义词:破坏者、邪神、恶魔
词源:“护法神”一词源自信仰,特别是在和印度教中,护法神的概念历史悠久。 演变:随着**传播和文化交流,护法神的概念也在不同文化中有所演变和融合。
意义和影响:在文化中,护法神是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信徒提供精神上的安慰和保护。 社会背景**:在某些社会中,护法神的形象和故事被用来教育人们遵守道德和法律。
情感反应:护法神通常给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联想到正义和保护。 联想:想到护法神,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寺庙、神秘的仪式和虔诚的信徒。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一座古老的**寺庙时,我被那些栩栩如生的护法神像深深吸引,感受到了一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
诗歌:
在古老的寺庙中,护法神站立,
守护着信徒的梦与希望。
他们的目光如炬,照亮黑暗,
在风雨中,他们是坚实的墙。
视觉联想:护法神的形象通常是庄严和威武的,可能会联想到金色或彩绘的神像,以及寺庙的宁静氛围。 听觉联想:在寺庙中,护法神的存在可能伴随着钟声、诵经声和香火的气息。
比较:在不同文化中,护法神的概念有所不同。例如,在印度教中,护法神如迦梨和湿婆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复杂的象征意义;而在**教中,天使和圣徒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
理解:护法神是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代表着保护和正义。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护法神的概念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信仰和价值观。
1.
【护】
(形声。从言,蒦(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吏护还之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吾欲护汝。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从我杀贼护家室。 、
【组词】
护队、 护藏、 护梁、 护镜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3.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