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30
护法金刚 的字面意思是指保护佛法、维护教义的神祇或力量。在中,金刚通常指的是具有无上力量和坚定不移的决心,用以保护佛法不受邪恶势力侵害的神祇。
在文学中,“护法金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坚定不移、勇猛无畏的人物或力量。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比喻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守原则的人。在专业领域,如研究或历史学中,这个词则有更具体的**和历史含义。
同义词:守护神、卫士、捍卫者 反义词:破坏者、叛徒、背信者
“护法金刚”源自术语,金刚在梵文中为“Vajra”,意指不可摧毁的宝石或武器,象征着坚固和力量。随着的传播,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保护佛法的力量。
在文化中,护法金刚是重要的象征,代表着对佛法的忠诚和保护。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被用来象征那些在社会或政治动荡中坚守正义和原则的人。
提到“护法金刚”,我联想到的是坚定、力量和无畏。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的正面情感,让人想到在逆境中坚持和奋斗的精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就像护法金刚一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压力和挑战,都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保护学生的权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的洗礼中,他如护法金刚般屹立,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视觉上,护法金刚可能让人联想到雕塑或绘画中那些肌肉发达、手持武器的神祇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寺庙中诵经的声音,或是战斗的号角声。
在其他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守护天使”(教)或“武士道”(日本文化),它们都代表着保护和忠诚的概念。
通过对“护法金刚”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其在**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语言中的应用。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让我对坚持和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1.
【护】
(形声。从言,蒦(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吏护还之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吾欲护汝。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从我杀贼护家室。 、
【组词】
护队、 护藏、 护梁、 护镜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3.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
4.
【刚】
(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引证】
《增韵》-刚,坚也。 、 《说文》-刚,彊断也。 、 《荀子·臣道》-挢然刚折。 、 《左传·昭公六年》-断之以刚。 、 《诗经·烝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组词】
刚巨、 刚条、 刚木、 刚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