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1:42
词汇“展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古汉语词汇,但在标准现代汉语中没有确切的使用记录。因此,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一假设进行。
“展草”可能指的是展开或铺开草料,用于喂养牲畜或作为铺垫。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它可能还有其他特定的含义。
由于“展草”不是一个标准现代汉语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如果存在,可能主要出现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或者在描述农业、畜牧业活动的文献中。
由于“展草”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可能包括“铺草”、“撒草”等,这些词汇都涉及到草料的铺设动作。反义词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如果“展草”指的是展开草料,那么“收草”或“卷草”可能是其反义词。
由于“展草”不是一个标准现代汉语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由“展”(展开)和“草”(草料)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
如果“展草”在某些方言或地区文化中存在,它可能与当地的农业或畜牧业传统有关,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方式。
对于不熟悉“展草”这一词汇的人来说,它可能带来一种陌生和好奇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田园生活和自然环境。
由于“展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展草”用作描绘乡村生活或自然景观的元素,例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地上,农民正在展开草料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草料被铺开时的沙沙声。
由于“展草”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展草”这一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可能反映了某些地区或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差异的认识。在实际应用中,这类词汇的使用应谨慎,确保交流的清晰性和准确性。
1.
【展】
(形声。小篆字形假卧的人形。从尸,与人体动作有关。本义:转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展,转也。 、 《广雅》-展,转,反侧也。 、 《韩诗泽陂》-展转伏枕。 、 《楚辞·惜贤》-忧心展转。 、 《红楼梦》-展眼已是夏末秋初。
【组词】
展动、 展轮、 展思
2.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