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6:34
词汇“兆物”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兆”通常表示极大的数目,如“兆头”、“兆亿”等,而“物”则指物品或事物。将两者结合,“兆物”可能指的是数量极其庞大的物品或事物。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解释。
由于“兆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兆”和“物”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数量极大的概念。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兆物”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财富或资源的丰富,如在描述一个富饶的国度或宝藏时。
由于“兆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某些特定的创作或讨论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在诗歌中,可以用“兆物”来形容大自然的丰富与神秘: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兆物静静沉睡,
等待着春风的唤醒,
绽放出无尽的生机。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数量极大的物品或事物,如英语中的“myriad objects”或“countless things”。
“兆物”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用于形容数量极其庞大的物品或事物。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兆】
(象形。大篆字形像龟甲受灼所生的裂痕。本义:卜兆,龟甲烧后的裂纹)。
同本义。
【引证】
、 《周礼·大卜》-掌三兆卜之法。 、 《淮南子·本经》-不占卦兆。 、 《史记》-卜之龟,卦兆得大横。
【组词】
兆象、 兆文、 兆卦、 兆梦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