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0:19
词汇“文章草”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或成语。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文章”和“草”两个部分来理解。
结合起来,“文章草”可能指的是文章的草稿,即尚未完成或润色的文章初稿。
由于“文章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但“文章”和“草”这两个词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历史悠久。
在**的文化传统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草稿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文章草”这个概念在文化上是有其基础的。
提到“文章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创作的艰辛和乐趣,以及从草稿到成品的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在学术写作或文学创作中,我经常需要撰写文章草,这是一个反复修改和完善的过程,虽然辛苦,但也充满成就感。
在诗歌中,可以将“文章草”作为一个意象,表达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努力:
笔尖轻触纸面,
文章草初现,
字字句句皆心血,
待到花开时,
方见真章。
视觉上,“文章草”可能让人联想到凌乱的笔记和草图,而听觉上,可能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aft of an article”,意思相同,但表达方式不同。
“文章草”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创作的本质和过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引证】
《说文》-章,乐竟为一章。 、 《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读乐章。 、 苏轼《前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组词】
章夏
3.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