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2:21
词汇“廉贫”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廉”通常指廉洁、不贪污,而“贫”则指贫穷、缺乏财富。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一种含义,即在贫穷的状态下依然保持廉洁的品质。然而,这种组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也没有明确的定义或广泛接受的含义。
由于“廉贫”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只能根据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在贫穷的状态下保持廉洁,即不因贫穷而放弃道德原则或廉洁的行为。
由于“廉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角色即使在贫困中也不失廉洁的品质。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廉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不太自然:
“廉”和“贫”都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但“廉贫”作为一个组合词并没有明确的词源或历史演变记录。
在传统文化中,廉洁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即使在贫困中也要保持。因此,“廉贫”这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传统文化对廉洁的强调。
“廉贫”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在贫困中依然坚守道德底线的人,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如敬佩和尊重。
由于“廉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廉贫”来形容一个角色或情境,以强调其廉洁的品质即使在贫困中也不改变。
由于“廉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廉贫”的词汇,但类似的道德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廉贫”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对廉洁品质的强调,即使在贫困中也不放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1.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2.
【贫】
(会意兼形声。从贝从分,分亦声。“贝”是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本义:缺少财物,贫困。与“富”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贫,财分少也。 、 《庄子·让王》-无财谓之贫。 、 《说苑·杂言》-贫者,士之常也。 、 《左传·昭公十四年》。疏:“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分贫振穷。 、 《论语》-贫而无谄。 、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楚人贫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组词】
贫难、 贫胎、 贫窭、 贫贱之交、 贫户、 贫交、 贫巷、 贫病、 贫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