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12
廉谨: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廉”意为廉洁、不贪污,“谨”意为谨慎、小心。结合起来,“廉谨”指的是一个人在行为上廉洁自律,同时又非常谨慎小心。
“廉”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不贪污;“谨”字同样古老,意为小心谨慎。两者结合形成“廉谨”,强调在廉洁的同时保持谨慎。
在**传统文化中,“廉谨”是士人应有的品德,尤其在官场中,廉谨的官员被视为楷模。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依然被强调,特别是在反腐倡廉的背景下。
“廉谨”给人一种正直、可靠的感觉,联想到清廉的官员、诚信的商人等正面形象。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廉谨的同事,他处理事务总是非常谨慎,且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这让我对他的人品和专业性深感敬佩。
在诗歌中,可以用“廉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
清风拂面廉谨心,
不染尘埃自高洁。
行事谨慎如履冰,
廉洁自律传佳话。
在英语中,“廉谨”可以对应为“integrity and prudence”,强调正直和谨慎。
“廉谨”是一个强调廉洁和谨慎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廉谨”有助于塑造正面的个人形象和社会价值观。
1.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2.
【谨】
(形声。从言,堇(qín)声。本义:谨慎,小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谨,慎也。 、 《诗·大雅·民劳》-以谨无良。 、 、 《荀子·王制》-谨畜藏。 、 《楚辞·怀沙》-谨厚以为厚。 、 《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谨食之。 、 清·张廷玉《明史》-不自谨惜。 、 清·刘开《问说》-谨护其失。
【组词】
谨畏、 谨肃、 谨言、 谨厚、 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