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9:02
承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承担重量或负荷。在建筑学和工程学中,它特指结构或构件能够承受的重量,如承重墙、承重柱等。
“承重”一词源于汉语,由“承”和“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承”有接受、承担的意思,“重”则指重量或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建筑和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文化中,“承重”常常与责任和担当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和家庭中,人们常常被期望承担起“承重”的角色,如家庭的经济支柱或社会的领导者。
“承重”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责任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默默承担重压,却依然坚强不屈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建筑项目,亲眼见证了承重墙和承重柱的重要性。这些结构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和居住者的安全。
诗歌:
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
承重的墙,默默无言,
支撑着天空的重量,
守护着每一颗跳动的心。
视觉:想象一座古老的石桥,桥下的水流潺潺,桥上的行人络绎不绝。这座桥的每一块石头都在默默承重,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听觉:想象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敲打钢筋和混凝土的声音,这些声音象征着承重的力量和坚韧。
在英语中,“承重”可以翻译为“load-bearing”或“weight-bearing”。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词都强调了结构或个体承担重量的能力。
“承重”这个词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描述了结构的功能,也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责任和担当。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