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3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32:07
弩末:字面意思是指弩箭射出后的末端,比喻力量已经用尽,到了尽头。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弩末”常用来形容英雄末路、力量衰竭的情景,如“英雄到了弩末,依然不屈不挠”。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弩末”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已经到了极限,如“他的体力已经到了弩末”。
专业领域:在军事或历史领域,“弩末”可能特指弩箭的末端,用于描述武器的细节。
同义词:穷途末路、力竭、极限
反义词:初露锋芒、生机勃勃、力量充沛
“弩末”一词源自古代兵器“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扩展到比喻力量的衰竭。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弩末”的记载。
在**传统文化中,“弩末”常与英雄末路、悲壮的氛围相联系,反映了人们对力量衰竭的无奈和对英雄的同情。
“弩末”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壮和无奈,联想可能是一个英雄在最后时刻的坚持和不屈。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弩末”来形容一个项目或计划的最后阶段,尽管困难重重,但仍需坚持。
诗歌:
英雄到了弩末,
依然挺立不倒。
风霜雪雨中,
见证最后的荣耀。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战士手持弩箭,箭已射出,只剩下末端,象征着战斗的最后阶段。
听觉联想:可能是一首悲壮的音乐,如《英雄的黎明》,伴随着“弩末”的意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 the end of one's tether”,意指到了极限,与“弩末”有相似的含义。
“弩末”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极限,也反映了人类情感和精神的极限。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1.
【弩】
(形声。从弓,奴声。本义:用械发箭的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弩,弓有臂者。 、 《韩非子·难势》-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 、 《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操十二石之弩。 、 《资治通鉴》-强弩之末。 、 《汉书·李广苏建传》-伏弩射杀。 、 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
【组词】
连弩、 弩门、 万弩齐发;弩力、 弩子、 弩牙、 弩末、 弩栝
2.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末,木上曰末。 、 《孟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 《左传·哀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组词】
末大、 末大必折、 末杪、 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