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7:32
前烈: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先前的英烈,即在历史上为国家、民族或正义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并牺牲的英雄人物。它强调了这些人物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是对他们的一种尊称。
在文学作品中,前烈常用于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缅怀,如在纪念碑文、悼词或历史小说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纪念活动或教育场合中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中,前烈用于学术研究和讨论。
前烈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前"指先前的,"烈"指英勇、刚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对历史英雄的尊称。
在文化中,前烈**是对为国家做出巨大牺牲的英雄的尊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英雄的敬仰和缅怀。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于教育和纪念活动中,以传承英雄精神。
前烈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庄重和崇高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英雄的形象和他们的牺牲精神。它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勇气的追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参观烈士陵园时听到导游讲述前烈的事迹,深受感动。这些故事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并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前烈:
在历史的长河中,
前烈们如星辰般璀璨,
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铸就了永恒的丰碑。
前烈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庄严的纪念碑、肃穆的陵园和激昂的国歌。视觉上,它与英雄雕像、纪念碑和烈士陵园相关;听觉上,它与国歌、悼词和纪念活动的音乐相联系。
在不同文化中,对英雄的尊称和表达方式各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martyr"(殉道者)和"hero"(英雄)是类似的表达,但侧重点和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前烈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尊称,也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英雄主义的内涵,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践行这些价值观。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烈】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烈,火猛也。 、 《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 、 《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 《资治通鉴》-火烈风猛。
【组词】
烈烧、 烈燧、 烈烈、 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