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1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11:36
词汇“敦庞之朴”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
综合起来,“敦庞之朴”形容事物或人的品质厚重而朴实,不浮华,保持自然本色。
货华虚之文,有敦庞之朴。
1.
【敦】
古代食器 。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
【引证】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
2.
【庞】
(形声。从广,龙声。广(yǎn),象高屋形。本义:高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谓屋之高者也,故字从广。”-庞,高屋也。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朴】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朴,木素也。 、 《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既勤朴斫。 、 《老子》-朴散则为器。 、 《论衡·量知》-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