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0:52
“传三过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消息或谣言经过多次传递后,内容被夸大或歪曲。基本含义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失真,变得不真实或不准确。
“传三过四”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信息传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社交媒体和数字通信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增加,因为它更贴切地描述了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来源的可靠性。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警示和批评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谣言的危害和信息失真的后果。它提醒人们在传播信息时要负责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混乱。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这些消息往往传三过四,最终变得面目全非。这让我更加重视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谣言如风,传三过四,真相如石,坚不可摧。”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传播消息,随着消息的传递,画面中的信息逐渐扭曲变形。这种视觉联想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传三过四”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elephone game”或“Chinese whispers”,它们都描述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的现象。
“传三过四”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信息的失真。在信息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避免被不实信息所误导。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保持批判性思维和责任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大老爷们怎么能干~的事。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3.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
4.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