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9:24
词汇“日中必移”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太阳到了正午之后必然会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走向衰落。
“日中必移”字面意思是指太阳在正午时分达到最高点后,必然会开始向西移动。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任何事物达到顶峰后,都会开始走下坡路,强调事物的盛衰变化是自然规律。
“日中必移”源自《左传》,是**古代文献中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描述事物的变化规律。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道家和儒家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强调顺应自然,不强求永恒。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感,因为它揭示了事物不可避免的衰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提醒自己或他人,无论现在多么成功,都要有危机意识,为可能的衰退做好准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日中必移,花开花落,人生如梦,转瞬即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太阳正午时分的景象,随后太阳开始西下,象征着事物的衰落。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有“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上升的必然会下降),表达的是类似的自然规律和哲学思考。
“日中必移”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提醒我们在成功时要保持谦逊和警惕,为可能的挑战做好准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深度。
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必】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标杆;标准。
【引证】
《说文》-必,分极也。
4.
【移】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同本义。泛指移植。
【引证】
《说文》。徐灏注:“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移,禾相倚移也。
【组词】
移花、 移根、 移种,移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