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2:07
日久月深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时间长久,岁月深远。它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久远,通常用来描述某种状态或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日久月深”常用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强调故事背景的悠久或人物经历的漫长。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种关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例如:“我们俩的友谊日久月深。”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或考古学等领域,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某个遗址或文物的历史悠久。
同义词:
反义词:
“日久月深”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日”和“月”两个自然元素组成,强调时间的流逝。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时间被赋予了深厚的意义,“日久月深”体现了人对时间的尊重和敬畏。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表达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深沉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无情,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与一位老朋友的深厚友谊,表达我们之间的情谊已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日久月深,情如古井,波澜不惊,岁月静好。”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建筑、沧桑的树木或静谧的夜晚。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悠扬的古琴声或深沉的钟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 the long haul”或“through the ages”,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表达了时间的长期性和深远性。
“日久月深”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感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又在京之官,积年一考……虽当时文簿,记其殿最,日久月深,驳落都尽,人有去留,谁复掌其勤堕?
若坐想存神,志羸气惫,纵使宣明口势,吐纳开张,皆须~,倦于赊阔。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久】
灸灼。“灸”的古字。
【引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 《说文》-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 、 《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皆木桁,久之。
支撑。
【引证】
《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久诸墙以观其桡也。
3.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4.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