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0:09
草名。相传此草叶中有虫化蚊﹐故称。
1.
【蚊】
蚊子。
【引证】
刘禹锡《聚蚊谣》-飞蚊伺暗声如雷。 、 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 、 明·魏学洢《核舟记》-细若蚊足。
【组词】
蚊力、 蚊市、 蚊首、 蚊负、 蚊雷、 蚊睫、 蚊幌、 蚊厨、 蚊蝇、 蚊蚁、 蚊响、 蚊聚、 蚊翼、 蚊烟,蚊烟香、 蚊阵、 蚊眉、 蚊吟、 蚊虻、 蚊母鸟、 蚊虻负山、 蚊思负山
2.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
3.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