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37:26
妆奁(妆盒)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化妆的盒子”,通常指的是古代女性用来存放化妆品和首饰的盒子或箱子。这种盒子通常制作精美,有时还带有镜子,是古代女性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在文学作品中,妆奁常常被用来象征女性的美丽、身份和地位。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化或历史时可能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妆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它能够提供关于古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线索。
妆奁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面组合“妆”指化妆,“奁”指盒子或箱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传统文化中,妆奁**不仅是女性个人物品的集合,也是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在婚礼中,妆奁的丰富程度往往反映了新娘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对女儿的重视。
妆奁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古代女性的优雅和精致,以及那个时代的浪漫和神秘。它唤起的情感可能是怀旧、敬仰或是对美的追求。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见过一些古代的妆奁,它们精美的工艺和历史价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她轻启妆奁, 珍珠与夜色交织, 一抹红唇,诉说着千年的秘密。”
想象一个古色古香的房间,月光透过窗棂,照在一个精致的妆奁上,打开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这种场景往往伴随着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物品可能被称为“珠宝盒”或“化妆箱”,但其文化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妆奁这个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品名称,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妆】
(形声。从女,爿(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娤。-妝,饰也。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不待饰装(妆)。 、 司马相如《上林赋》-靓莊(妆)刻饰。 、 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2.
【匣】
(形声。从匚,甲声。匚(fāng),盛物器。本义:匣子)。
同本义,一般呈方形,大的叫箱,小的叫匣。
【引证】
《说文》-匣,匮也。 、 《广韵》-匣,箱匣也。 、 《汉书·王莽传》。注:“匮也。”-废藏在室匣中者。 、 《后汉书·梁竦传》-赐东园画棺玉匣衣衾。 、 唐·杜甫《又上后园山脚》-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 《史记·刺客传·荆轲》-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匣,指镜匣)。
【组词】
匣子炮、 木匣;梳头匣儿;镜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