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28:38
棋枰(qí pí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棋盘,特指用于下棋的平面。在**象棋、围棋等棋类游戏中,棋枰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提供了一个固定的空间,供棋子移动和布局。
棋枰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象征策略、智慧或人生的棋局。在口语中,它可能直接指代棋盘,而在专业领域,如棋类比赛或教学中,棋枰是一个精确的术语。
同义词:棋盘、棋局、棋台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考虑“棋子”作为相对的概念。
棋枰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棋”和“枰”两个字组成。“棋”指棋类游戏,“枰”原指平坦的石头或木板,后引申为棋盘。在古代,棋枰多由木头或石头制成,现代则多用塑料或纸板。
在**文化中,棋枰不仅是娱乐工具,也是智慧和策略的象征。围棋尤其被视为一种高深的哲学游戏,棋枰上的布局和变化反映了人生的复杂和多变。
棋枰给人以沉稳、智慧和策略的联想。它让人想到静谧的午后,两位智者在棋枰旁的对弈,充满了禅意和哲思。
在个人经历中,棋枰可能与童年时的家庭游戏、学校里的棋类比赛或与朋友的休闲时光相关联。
在诗歌中,可以将棋枰比喻为人生舞台:
人生如棋枰,步步皆谋略, 黑白交错间,智慧显真章。
棋枰的视觉联想是平整的木板或石板上,黑白棋子有序排列。听觉上,可能是棋子落在棋枰上的清脆声响。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棋盘概念可以用“chessboard”来表示,它也是策略和智慧的象征,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上有所不同。
棋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一个物理对象,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运用,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