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9:15
姿颜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姿”和“颜”两个字组成。其中,“姿”通常指人的姿态、举止或外貌特征,“颜”则指面容、脸色。因此,“姿颜”整体上指的是一个人的外貌和仪态,强调的是外在的形象和气质。
在文学作品中,“姿颜”常用来形容人物的美丽或优雅,如“她的姿颜如花,令人难以忘怀。”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人的外表时,人们可能会用类似的表达,如“她的样子真好看”或“他的举止很有风度”。在专业领域,如美容、时尚或形象设计,“姿颜”可能被用来讨论如何改善或提升一个人的外在形象。
同义词:
反义词:
“姿颜”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源自对人物外在美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外貌和仪态。
在**传统文化中,“姿颜”常与女性的美丽和德行联系在一起,如古代诗词中常用“姿颜”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尤其是在注重个人形象和礼仪的场合。
提到“姿颜”,我联想到的是优雅、美丽和高贵。这个词给人一种正面的情感反应,让人想到那些外表和举止都十分出众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注意到面试官的姿颜,他的仪态和面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让我意识到外在形象在社交场合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姿颜”:
月光下,她的姿颜如梦似幻,
一颦一笑,皆是诗篇。
提到“姿颜”,我联想到的是一幅古典美人图,或是悠扬的古筝曲,这些都能很好地体现这个词所蕴含的优雅和美丽。
在英语中,与“姿颜”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appearance”或“demeanor”,但这些词更侧重于描述整体的外表和行为,不如“姿颜”那样细致地描绘外貌和仪态。
通过对“姿颜”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物外在美方面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塑造个人形象和社交礼仪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和运用好“姿颜”这个词,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都有很大帮助。
1.
【姿】
(形声。从女,次声。本义:姿态)。
同本义(“姿”侧重于呈现的姿势、风度)。
【引证】
《说文》。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姿,态也。 、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姿英发。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姿态万变。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2.
【颜】
(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颜,眉目之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