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3:50
御辇(yù b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的辇车”,其中“御”指的是与相关的,而“辇”是指古代的一种车辆,通常用于或贵族的出行。因此,“御辇”特指使用的辇车,象征着皇权和尊贵。
在文学作品中,“御辇”常用来描绘皇家的盛况或的出行,如在历史小说或宫廷剧中,描述出巡时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研究古代交通工具时可能会提及“御辇”。
“御辇”一词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逐渐减少,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用作历史或文化的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御辇”代表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家的尊贵。它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巨大差距。
提到“御辇”,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皇宫的辉煌、**的威严以及历史的沧桑。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庄严和尊贵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御辇”这个词汇并不常用,但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或阅读历史书籍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皇宫的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金碧辉煌的御辇,载着千年的荣耀,穿越时空的长廊。”
想象一辆装饰华丽的御辇缓缓驶过,伴随着古代乐器的悠扬旋律,这种场景会给人以视觉上的华丽和听觉上的庄严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皇家马车”或“国王的座驾”,虽然具体词汇不同,但都代表了统治者的尊贵和权威。
“御辇”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皇权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化内涵。
1.
【御】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引证】
《说文》-御,使马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 、 《汉书·荀彘传》-以御见,侍中。 、 《周礼·大司徒》-礼乐射御书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 、 《资治通鉴》-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
【组词】
御轮、 御策、 御正、 御夫
2.
【跸】
(从足,毕声。本义: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同本义。
【引证】
《汉书·梁孝王武传》-出称警入言。 、 《周礼》-大祭祀、丧祀之事,设门燎,跸宫门庙门。
【组词】
跸路、 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