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3:43
“尘域”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由尘埃构成的领域或空间。基本含义通常与微小、不显眼或被忽视的领域相关联,可能隐含着边缘、废弃或被遗忘的意味。
在文学中,“尘域”常用来形容被忽视或遗忘的地方,如废弃的城市、荒凉的乡村或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个不重要或不被人注意的领域。在专业领域,如环境科学中,它可能指尘埃聚集的区域,与空气质量或污染相关。
“尘域”由“尘”和“域”两个字组成。“尘”指细小的土粒,“域”指范围或领域。这个词汇在中文里相对较新,可能是在现代文学或口语中逐渐形成的。
在**文化中,“尘域”可能与“尘世”相联系,暗示着世俗、平凡或被忽视的领域。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指那些被主流社会忽视或边缘化的群体或地区。
“尘域”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哀伤、孤独或被遗忘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荒凉、废弃的景象,或是那些被忽视的人和事。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访问了一个被废弃的村庄,那里的景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尘域”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尘域”:
在时间的尘域里,
古老的钟声回荡,
每一粒尘埃,
都是过去的记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凉的沙漠或废弃的城市,尘埃在风中飘扬。听觉上,可能是风穿过废墟的呼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usty realm”或“forgotten land”,它们在意义上与“尘域”相似,但具体的文化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尘域”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空间,还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边缘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描述那些被忽视或遗忘的领域。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域】
(形声。从土,或(yù)声。土,表示疆土。“域”本作“或”,与“国”同义。“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为会意字。本义:疆界,疆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或者,封也,国者,邦也:天子诸侯所守土为域,所建都为邦。-域,邦也。 、 《汉书·韦元成传》。注:“谓封邑也。”-以保尔域。 、 《诗·商颂·玄鸟》-正域彼四方。 、 《汉书》-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
【组词】
域野、 域内、 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