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2:07
“扫田刮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田地里进行彻底的清扫和刮除,比喻彻底清除或搜刮一切财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搜刮得非常彻底,不留余地。
在文学作品中,“扫田刮地”可能用来形容贪婪或残酷的行为,如在描述战争或灾难后的场景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非常吝啬或贪婪,不愿意留下任何好处给别人。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资源的过度开发或利用。
同义词:搜刮、掠夺、剥削 反义词:慷慨、施舍、分享
“扫田刮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农业社会中对田地的彻底清理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比喻意义上的彻底清除或搜刮。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基础,因此与田地相关的成语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资源利用和分配的关注,以及对贪婪行为的批判。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到贪婪和残酷的行为。联想可能包括战争、灾难后的荒凉景象,或是社会不公和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描述某些商业行为或政治决策,如某次经济危机中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削减,或是某次自然灾害后资源的紧张分配。
在诗歌中,可以将“扫田刮地”用于描述自然灾害后的景象,如:
风卷残云,雨打芭蕉, 扫田刮地,一片荒凉。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荒芜的田地、破败的村庄。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声、雨声,以及人们在灾难后的哀叹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ean out”或“strip bare”,虽然这些表达没有“扫田刮地”那么形象和具体。
“扫田刮地”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也反映了人们对资源利用和社会公正的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深度。
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
他在家干~的农活。
1. 【扫】
2.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
3.
【刮】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刀。本义:削,用刃平削物体,或把物体表面的某些东西去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刮,掊杷也。 、 《广雅》-刮,减也。 、 《礼记·明堂位》。注:“刮,刮摩也。”-刮楹达乡。 、 《考工记》-刮摩之工。 、 《史记·太史公自序》-采椽不刮,茅茨不剪。 、 《三国志·关羽传》-医曰:“矢镞有毒,毒入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组词】
刮毒、 刮子、 刮刷、 刮垢磨光;刮楹、 刮锅子;刮磨、 刮摩、 刮火柴;以瓦片刮疥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