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6:26
词汇“工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无法从常规的词典中找到其确切的定义和用法。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
“工墨”由两个汉字组成:“工”通常指工作、工艺或技巧,而“墨”则常指墨水、书写或文学。结合起来,“工墨”可能指的是与书写或文学创作相关的工艺或技巧。
由于“工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使用情况。但它可能出现在书法、绘画或文学创作的专业领域中,指代这些艺术形式中的技艺和墨水使用。
由于“工墨”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仅为推测性使用:
同义词可能包括“书法”、“笔墨”、“文墨”等,这些词汇都与书写和文学创作有关。反义词则较难确定,因为“工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且其含义较为特定。
由于“工墨”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追溯其确切的词源和历史演变。它可能是某个特定领域或地区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时期的文学用语。
在书法和绘画的文化背景中,“工墨”可能指的是对墨水使用的精细控制和艺术表达。在**传统文化中,书法和绘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因此“工墨”可能承载着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尊重和推崇。
对于喜爱书法和绘画的人来说,“工墨”可能唤起对传统艺术美的欣赏和敬仰。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墨香、纸张的质感以及书写时的专注和宁静。
由于“工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但在书法或绘画爱好者的圈子中,可能会用“工墨”来形容某人的技艺或作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工墨”用作形容词或名词,来形容某人的书写或绘画技艺:
结合书法作品的图片,可以让人联想到“工墨”的视觉美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书写时的沙沙声或墨水滴落的声音。
由于“工墨”不是一个通用词汇,我们无法进行跨文化比较。但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存在,如日本的“書道”(Shodo)和西方的“Calligraphy”。
“工墨”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艺术领域中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对“工墨”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法和绘画艺术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特定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墨,书墨也。 、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 、 《周礼·占人》-史占墨。 、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致其墨。
【组词】
墨丸、 墨本、 墨工、 墨妆、 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