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1:19
词汇“吕公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吕公枕”字面意思是指吕洞宾(道教八仙之一)所使用的枕头。在传说中,吕洞宾的枕头具有神奇的功能,能够让人在梦中体验到各种奇异的景象,甚至可以预知未来。
“吕公枕”的词源直接关联到吕洞宾这一道教神话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从具体的物品象征演变为抽象的象征,代表神秘和超自然的体验。
在**文化中,吕洞宾是道教八仙之一,象征着长寿、智慧和超脱。因此,“吕公枕”也承载了这些象征意义,成为民间信仰和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提到“吕公枕”,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神秘、梦幻和超自然的体验,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有人分享关于梦境或超自然体验的故事,可能会用“吕公枕”来比喻这种奇妙的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枕上吕公,梦游仙境,遇见未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枕头,上面绣有吕洞宾的图案,周围环绕着神秘的光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道教音乐,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吕公枕”的词汇,但类似的神秘物品或象征在各种文化中都有存在,如北欧神话中的“命运之镜”。
“吕公枕”作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词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也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吕】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脊骨形,是“膂”的本字。本义:脊梁骨)。
同本义。“膂”的古字。
【引证】
《说文》-吕,脊骨也。象形。 、 《国语·周语下》。注:“吕之为言膂也。”-氏曰有吕。 、 《急就篇》。颜师古注:“吕,脊骨也。”-尻髋脊膂腰背吕。
2.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3.
【枕】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枕,卧所荐首也。 、 《诗·陈风·泽陂》-辗转伏枕。 、 《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险且枕。 、 《战国策》。-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组词】
枕上之花、 枕箱、 枕山、 枕中术、 枕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