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3:51
枝条:指树木或其他植物的主干上分出的较细的茎,通常用于支撑叶子、花朵或果实。
枝条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即为树的分支。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使用,至今含义基本未变。
在**文化中,枝条常与生命力和延续性联系在一起,如“枝繁叶茂”常用来形容家族或事业的兴旺。
枝条给人以自然、生命和柔软的联想。在情感上,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或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枝条常用于装饰或手工艺品制作,如用枝条编织篮子或制作花环。
在诗歌中,枝条可以被用来象征爱情或友谊的纽带:
“在春风的抚摸下,枝条轻轻摇曳, 如同你我之间,那永不凋零的情感。”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branch”,在用法和象征意义上与“枝条”相似,但在某些文化特定的表达上可能有所不同。
枝条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实用性,还在文化和情感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枝条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
2.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