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6:17
奥秘:指深奥而神秘的事物或道理,通常涉及难以理解或解释的现象、知识或真理。
奥秘一词源自拉丁语“mysterium”,经由古希腊语“μυστήριον”(mystērion)传入英语,形成“mystery”。在中文中,奥秘一词体现了对深奥、神秘事物的探索和好奇。
在许多文化中,奥秘与**、神话和传说紧密相关,如古埃及的神秘符号、希腊神话中的神秘仪式等。在现代社会,奥秘也常与未解之谜、科学探索联系在一起。
奥秘一词常带有一种神秘、吸引人的情感色彩,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它让人联想到未知、探险和发现。
在个人经历中,奥秘可能与某个未解之谜或个人秘密相关,如童年的某个神秘**或成年后的某个未解之谜。
诗歌:
在星辰的奥秘中,我寻找答案,
夜空深邃,如同古老的经卷。
每一颗星,都是未解的谜题,
在宇宙的奥秘中,我迷失,又找到自己。
视觉:奥秘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书籍、神秘的符号、星空的深邃。 听觉:奥秘可能让人联想到神秘的音乐、古老的咒语、夜晚的寂静。
在不同文化中,奥秘的表达和理解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mystery”强调未知和悬疑,而在中文中,“奥秘”更强调深奥和神秘。
奥秘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文学、科学和哲学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词汇。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奥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对未知的追求和探索。
1.
【奥】
(形声。本义: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奥,宛也。室之西南隅。 、 《礼记·礼器》-燔柴于奥。 、 《尔雅》-西南隅谓之奥。 、 《仪礼·少牢礼》-司宫筵于奥。 、 《仪礼·士丧礼》-设于奥。 、 《楚辞·招魂》-经堂入奥。
【组词】
奥阼
2.
【秘】
(形声。从禾,必(bì)声。 本义:一种香草)。
不可测知;不公开。
【引证】
《说文》-祕,神也。从示,必声。 、 张衡《西京赋》-祕舞更奏。 、 《后汉书·袁安传》。注:“棺也。”-祕器。 、 《后汉书·班彪传》。传:“河图之属。”-祕宝。 、 《后汉书·苏竟传》。注:“图纬书也。”-祕经。 、 《史记·武帝本纪》-其事秘,世莫知也。
【组词】
秘箓、 秘法、 秘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