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0:27
词汇“威虐”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威虐”字面意思是指以威势进行虐待或压迫。其中,“威”指的是威势、威力,而“虐”则指的是虐待、残暴的行为。
由于“威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对另一个角色施加的残酷压迫,或者在历史叙述中描述某个统治者对人民的残暴统治。
“威虐”这个词可能是由“威”和“虐”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强调以威势为基础的虐待行为。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所体现,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
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下,“威虐”可能用来描述某些统治者的残暴行为,或者在讨论权力滥用时使用。
“威虐”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压抑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不公正和痛苦。
由于“威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威虐”用于描述一个黑暗、压抑的故事背景,或者用来塑造一个残暴的角色。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铁链、牢笼等象征压迫的图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脚步声或锁链的响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情境,例如英语中的“tyranny”或“oppression”。
“威虐”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能够准确地描述一种以威势为基础的虐待行为,对于理解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境有其特定的价值。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理解复杂的语境。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虐】
(会意。小篆字形。从虍(hǔ指虎头),爪人。即虎足反爪伤人。隶变后省略“人”字。本义:凶恶,残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虐,残也。 、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 《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组词】
虐世、 虐人、 虐暴、 虐焰、 虐行、 虐刻、 虐烈、 虐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