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1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19:43
挥毫命褚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挥毫”和“命褚”两个词组成。其中,“挥毫”指的是挥动毛笔写字或作画,“命褚”中的“命”意为命令或指示,“褚”则指纸张。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挥动毛笔在纸上书写,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即兴创作或书写时的情景。
在文学作品中,挥毫命褚 常用来描绘文人雅士的创作场景,强调其文思泉涌、笔走龙蛇的意境。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书法、绘画或文学创作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表达。
同义词:
反义词:
挥毫命褚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文人的书写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即兴的、富有创造性的书写或绘画活动。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和绘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挥毫命褚** 这个成语体现了文人墨客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它也反映了社会对文人创作活动的尊重和推崇。
挥毫命褚 这个成语给人以文雅、高洁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古代文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心无旁骛地创作的情景。它激发人们对艺术创作的向往和对文人生活的憧憬。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书法展览上看到一位老先生挥毫命褚,他的笔法流畅而有力,每一笔都充满了生命力,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挥毫命褚间,墨香四溢,
纸上山水,心中情怀。
挥毫命褚 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文人坐在书案前,手持毛笔,笔尖在纸上舞动,伴随着墨香和纸张的沙沙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创作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t pen to paper”或“let the ink flow”,虽然不如挥毫命褚那样富有诗意和艺术感,但也表达了类似的即兴创作的意境。
挥毫命褚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书写或绘画动作的词汇,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了文人墨客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珍惜每一次创作的机会,用心去感受和表达。
方且挥毫命楮,恣意著述,每一篇成,跳跃大呼,若狂若颠。
1.
【挥】
(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挥,备也。 、 《周礼·考工记·幌氏》-而挥之,谓振去之也。 、 《礼记·曲礼》-饮玉爵者弗挥。 、 杜甫《北征》-挥涕恋行在,道八犹恍惚。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既而挥之。 、 《战国策·齐策》-挥汗成雨。
【组词】
挥涕、 挥尘、 挥墨
2.
【毫】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畜》-未成毫狗。
【组词】
毫光、 毫芒、 毫黍、 毫眉
3.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4.
【楮】
(形声。从木,者声。本义:楮树,叶似桑,皮可以造纸)。
同本义 。可制纸。
【组词】
楮叶、 楮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