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5:13
朽棘不彫(xiǔ jí bù diāo)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腐朽的荆棘无法雕刻”。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已经非常破败或衰败,无法再进行修复或改进。它强调了事物的不可逆转性,通常用于描述那些无法挽救的情况或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朽棘不彫常用来形容古老建筑、文化遗产或人物性格的不可修复性。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个人的衰败状态,暗示其无法再恢复到以前的辉煌。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因时间侵蚀而无法复原的古迹。
朽棘不彫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事物衰败不可逆转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物质层面的衰败,也扩展到精神和社会层面。
在文化中,朽棘不彫常常与“物是人非”等表达相结合,强调时间的无情和事物的变迁。它反映了人对于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无法逆转的衰败的无奈和悲哀。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同时也反映了对于无法改变的过去的无奈。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朽棘不彫来形容一个曾经辉煌但现在已无法恢复的社区。这个成语帮助我准确地表达了那种无法逆转的衰败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朽棘不彫,岁月无情,
古堡残垣,诉说往昔。
时光流转,人事已非,
唯余哀思,萦绕心扉。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城堡,墙壁上爬满了藤蔓,窗户破碎,屋顶漏水。背景音乐是一首低沉的大提琴曲,营造出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yond repair”或“past saving”,虽然它们没有朽棘不彫那样富有诗意和历史感,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朽棘不彫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事物的不可逆转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深度。
1.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2.
【棘】
(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引证】
《说文》-棘,小枣丛生者。 、 《易·坎》-實于丛棘。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棘。 、 《淮南子·兵略》-伐棘枣以为矜。 、 陆龟蒙《吴宫怀古》-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组词】
棘薪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彫】
(雕的异体字)。
雕刻,刻镂。
【引证】
《说文》-彫,琢文也。从彡,周声。 、 《释言》-彫,镂也。 、 《论语》。-朽木不可彫也。
【组词】
彫本、 彫玉、 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