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5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58:14
谓勒索敲诈钱财。訾﹐通"赀"。
1.
【訾】
(形声。从言,此声。本义:毁谤,非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訾,訾訾不思称意也。从言,此声。 、 《礼记·丧服》。注:“口毁曰訾。”-四制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不訾小忿。 、 《吕氏春秋·审应》。注:“毁也。”-公子沓訾之。 、 《淮南子·泛论》-訾行者不容于众。 、 《战国策·魏策》-诋訾今古。 、 《淮南子·汜论训》-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
【组词】
訾美、 訾怨、 訾病、 訾短
2.
【笮】
竹索。拉船的ň。
【引证】
《说文》-筰,筊也。从竹,作声。竹索也。 、 南朝宋·谢灵运《折杨柳行》-负笮引文舟,饥渴常不饱。
【组词】
笮桥
竹竿。
【引证】
汉·王充《论衡》-人未学曰矇,矇者,竹木之类也…不入师门,无经传之教,以郁朴之实,不晓礼义,立之朝廷,植笮树表之类也,其何益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