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9:02
“主守自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主持守护的人自己偷盗”。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本应负责保护或管理某物的人,却监守自盗,即自己偷窃自己所负责保护的财物。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表面上正直无私,实际上却贪污腐败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指责某人背叛信任,做出不诚实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内部人员的不法行为。
同义词:监守自盗、内贼、家贼难防 反义词:廉洁奉公、忠诚不渝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角度不同,“监守自盗”更侧重于职责与行为的冲突,“内贼”和“家贼难防”则更强调内部的背叛和难以防范。
“主守自盗”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对于职责与道德的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现代社会,用以描述各种形式的内部腐败和不诚实行为。
在**文化中,诚信和忠诚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主守自盗”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强烈的负面含义,常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违背这些价值观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厌恶和失望,因为它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和信任的背叛。在表达时,这个成语可以有效地传达对不诚实行为的强烈谴责。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某公司的财务主管利用职务之便,主守自盗,最终导致公司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个**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星辰为伴,主守自盗的阴影,悄然潜入心间。”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看似正直的人在暗中进行不法的交易,这种对比强烈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警笛声或法庭的审判声,这些都是与“主守自盗”相关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mbezzle”或“defalcate”,但这些词汇没有“主守自盗”那样强烈的道德谴责意味。
“主守自盗”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也强调了诚信和忠诚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1.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盗】
(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同本义。
【引证】
、 《荀子·脩身》-窃货曰盗。 、 《庄子·山水》-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 《左传·文公十八年》-盗器为奸。 、 《荀子·不苟》-盗名不如盗货。 、 《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国人善盗乎?
【组词】
偷盗、 盗跖下惠、 盗名
1. 【主守自盗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