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4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46:54
“两当铠”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军事装备的名称。字面意思是指一种古代战士穿着的铠甲,这种铠甲的特点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覆盖胸部和背部,下部覆盖腹部和腰部。这种设计使得铠甲更加灵活,便于战士在战斗中的移动和操作。
在文学作品中,“两当铠”常被用来描绘古代战争场景,增强历史感和真实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军事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和军事学,这个词汇是研究古代装备和战术的重要术语。
“两当铠”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军事装备制造和使用*惯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历史和军事研究领域仍保持其重要性。
在**古代,铠甲是战士身份和勇气的象征。两当铠的设计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对战斗实用性的考虑。在现代,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保护。
提到“两当铠”,我联想到的是古代战士的英勇和战场上的激烈对抗。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英雄主义的色彩。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古装剧时,这个词汇常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剧情和背景。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铁甲寒光映日辉,两当铠下英雄泪。”
想象一下,一位身着两当铠的战士在战场上挥舞着长剑,金属碰撞的声音和战士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战斗画面。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军事装备也有各自的名称和特点,如欧洲的板甲和链甲,它们在设计和使用上各有特色。
“两当铠”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它在历史和军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个词汇不仅增加了我的历史知识,也让我对古代文化和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专业词汇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使我在讨论相关话题时更加准确和专业。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3.
【铠】
(形声。从金,豈声。本义:用以护身的铠甲战衣)同本义(用金属薄片缀成)。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甲,汉人曰铠。”-铠,甲也。 、 《周礼·考士记》疏-古用皮,谓之甲,今用金,谓之铠。 、 《汉书·王莽传》-禁民不得挟弩铠。 、 《新唐书·吐蕃传》-其铠胄精良。 、 《阎典史传》-铠胄皆镔铁。
【组词】
铠马、 铠骑、 铠胄、 铠袄
1. 【两当铠是皮甲还是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