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3:53
“倘来之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如果来的东西”,基本含义是指意外得到的或偶然获得的东西。这个成语强调了物品的非预期性和偶然性。
在文学作品中,“倘来之物”常用来形容那些不经意间获得的美好事物,如意外的礼物、偶然的机遇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意外之财或偶然的幸运时,人们可能会使用这个成语。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非计划性的资源获取。
“倘来之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偶然性和命运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和特定的语境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对偶然获得的物品持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或是上天的恩赐。这种观念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的相遇,就被视为一种倘来之物。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惊喜和感激。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生活中不经意的幸运时刻,如偶然遇到的老朋友或是意外发现的一本好书。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公园散步时,我意外捡到了一张遗失的演唱会门票,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倘来之物,让我有机会体验了一场难忘的音乐盛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倘来之物,是那片落叶的温柔,轻抚我心。”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海边漫步,偶然发现一枚闪闪发光的贝壳。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象征着生活中的那些意外的美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troke of luck”或“serendipity”,它们都强调了偶然性和意外的幸运。
“倘来之物”这个成语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它蕴含的偶然性和意外之喜的概念在各种文化和语言中都有所体现。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还能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那些不经意的幸运时刻。
这钱财是倘来之物。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嬴时节,道是~,就有粘头的、讨赏的、帮衬的,大家都来撮哄。”
1.
【倘】
同‘徜徉’ 同: 徜
【组词】
倘佯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