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1:17
1.《左传.桓公六年》"以类命为象"晋杜预注"若孔子首象尼丘。"孔颖达疏"《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生而首上污(圩)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是其象尼丘也。"后因以"象尼"称孔子。
1. 【象】 -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
2. 【尼】 - 阻止;阻拦。 【引证】 《墨子》-淫嚣不静,当路尼众。 【组词】 尼行、 尼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