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7:07
词汇“生阜”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雅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对其进行分析:
“生阜”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生阜”可能指的是生长茂盛的土山,或者比喻事物蓬勃发展、聚集丰厚的状态。
由于“生阜”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在古代文学或文献中,它可能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或事物的繁荣景象。
“生阜”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文化中,“生阜”可能与自然崇拜、风水观念有关,被用来形容吉祥、繁荣的景象。
“生阜”可能给人带来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正面情感联想,与自然界的生命力和人类社会的繁荣景象相联系。
由于“生阜”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中,它可能被用来增添文采或表达特定的意境。
在诗歌中:“春风拂过生阜间,绿意盎然映眼帘。”(描绘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郁郁葱葱的山丘,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快、活泼的旋律,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氛围。
由于“生阜”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与其他语言中形容繁荣、茂盛的词汇进行比较。
“生阜”作为一个生僻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和特定语境中,它能够提供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阜】
(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本义: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 、 《广雅·释丘》-无石曰阜。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牛肃《纪闻》-诸象以鼻破阜。
【组词】
阜陵、 阜陆、 阜丘、 阜垤、 土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