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0:08
“气重”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种气体或氛围的浓度很高,或者某种情绪、气氛的强烈程度。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物理上的气体浓度,也可以指心理上的情绪强度。
“气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于描述自然环境中的气体状态。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心理和社会层面。
在**文化中,“气”常常与风水、气场等概念相关联,因此“气重”有时也用于描述某种不利的气场或环境。
“气重”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压抑或不愉快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沉闷、压抑的环境或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气重”来形容一个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比如一个烟雾缭绕的房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城市的气息愈发气重,每一盏灯火都承载着沉重的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烟雾缭绕的工厂,或者一个昏暗的房间,这些都能让人联想到“气重”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闷的呼吸声或低沉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vy atmosphere”或“thick air”,但这些表达更侧重于物理层面的描述。
“气重”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可以描述物理环境,也可以表达心理感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