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5:48
“昌亭旅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字面意思是“在昌亭这个地方旅居并进食”,基本含义是指在外地或异乡暂时居住并解决饮食问题。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外旅行或暂时居住时的情景。
在文学作品中,“昌亭旅食”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漂泊生活或旅途中的艰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旅行经历或暂时居住的情况时,仍可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或旅行经历。
同义词:
反义词:
“昌亭旅食”源自《左传》,昌亭是古代地名,旅食则指在外地进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人在外旅行或暂时居住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文人的漂泊生活,后来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常常有漂泊的经历,这与科举制度和文人追求功名的社会背景有关。因此,“昌亭旅食”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描绘文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现实和文化心态。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漂泊感,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在外流浪的艰辛和孤独。它唤起了一种对过去时代的怀旧情感,同时也让人思考现代人在外旅行的体验和感受。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长途旅行中体验到了“昌亭旅食”的感觉。在异乡的小旅馆中,我感受到了一种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氛围,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昌亭旅食夜,孤灯照影长。
思乡情更切,月明人断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文人在昌亭旅食的画面,背景是古朴的亭子和远处的山水,文人在亭中独坐,面前是一碗简单的饭菜。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如古筝或笛子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古朴而悠远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ojourn”或“traveler's fare”,但这些词汇没有“昌亭旅食”那种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深度。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成语可能强调不同的方面,如旅行的冒险性或文化体验。
通过对“昌亭旅食”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旅行经历的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1.
【昌】
(会意。从日,从曰。本义:善,正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昌,美言也。 、 《书·大禹谟》-禹拜昌言。
【组词】
昌言、 昌教
2.
【亭】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义。后指驿亭。
【引证】
《说文》-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 、 《一切经音义经》-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 《释名·释宫释》-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 《汉书·高祖纪》-为泗上亭长。 、 晋·干宝《搜神记》-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组词】
亭邮、 亭民、 亭寺、 亭舍、 亭传、 亭置、 亭驿
3.
【旅】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引证】
《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 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 、 《孙子·谋攻》-全旅为上。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