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00:25
明星:字面意思是指在夜空中发光的星星,比喻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非常出色、有影响力的人物,尤其是在娱乐、体育等领域中广受欢迎和尊敬的人物。
“明星”一词源于古代对夜空中发光星体的称呼,后来逐渐引申为比喻在某一领域中非常出色的人物。在现代,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明星”更多地与电影、音乐、体育等领域的知名人士联系在一起。
在现代社会,明星往往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他们的言行举止、私生活等都可能成为媒体和粉丝热议的话题。明星文化也反映了社会对名望、成功和美的追求。
“明星”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光环效应,让人联想到成功、魅力和影响力。它也可能引发对名人生活的羡慕或好奇,以及对娱乐产业的批判性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通过追星来寻找精神寄托,或者通过模仿明星的穿着打扮来表达自己的个性。明星的公益行为也可能激励我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在诗歌中,可以将“明星”比喻为那些在黑暗中指引方向的灯塔,如: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明星, 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 你的光芒永不熄灭。
看到“明星”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闪耀的舞台灯光、欢呼的观众和明星的精彩表演。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明星的歌声或演讲。
在不同语言中,“明星”的对应词汇如英语中的“star”、法语中的“star”、西班牙语中的“estrella”等,都保留了原意和比喻意义,但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和影响力可能有所不同。
“明星”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代表了娱乐产业的一部分,也反映了社会对名望和成功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明星”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趋势。
1.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
2.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