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3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39:50
暗弱: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光线不足、昏暗,或者形容人的性格、能力、地位等不够强大、不明显或不突出。在字面上,“暗”指的是光线不足或不明显,“弱”则指的是力量小或不强。
“暗弱”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暗”和“弱”。在古代汉语中,“暗”指的是光线不足或不明显,“弱”则指的是力量小或不强。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形容光线或力量不足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暗弱”可能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着无力或不自信。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内敛或低调的品质。
“暗弱”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无力或不自信的情感。它可能影响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看法,尤其是在需要力量或自信的场合。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演讲比赛中看到一个选手因为紧张而显得“暗弱”,这让我意识到自信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光暗弱,心中的希望却如炬火般明亮。”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昏暗的房间,光线微弱,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缓慢的旋律,增强“暗弱”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m”或“weak”,但它们的使用语境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dim”更多用于形容光线,而“weak”则更多用于形容力量或能力。
“暗弱”这个词在描述光线或力量不足时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某些情境或状态。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并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暗】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同本义。与“明”相对。
【引证】
《说文》-暗,日无光也。 、 《论衡·说日》-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 、 蔡元培《图画》-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昏暗、 暗中摸索
2.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