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0:35
杖鼓:杖鼓是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主要流行于东亚地区,尤其是韩国和**。它通常由一个中空的木制鼓身和两根细长的鼓棒组成,演奏时用鼓棒敲击鼓面。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杖鼓常被用来形容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的场景,如节庆活动或战场上的鼓声。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杖鼓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传统音乐或舞蹈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中,杖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在探讨东亚传统音乐时。
同义词:鼓棒、鼓槌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但可以与“静默”、“无声”等词形成对比。
词源:杖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杖”指细长的棍子,“鼓”指打击乐器。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杖鼓的形制和演奏方式有所变化,但其基本结构和功能保持不变。
文化意义:杖鼓在东亚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与传统节日、仪式和军事活动相关联。 社会影响**:杖鼓的演奏不仅是音乐表演,也是一种社会活动,能够凝聚社区的情感和团结。
情感反应:杖鼓的声音给人以力量和活力的感觉,能够激发人的热情和动力。 联想:联想到节日的欢乐、战场的紧张或是传统仪式的庄严。
经历或故事:在一次民族音乐会上,我第一次听到杖鼓的演奏,那激昂的节奏让我印象深刻,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战场。
诗歌: 杖鼓声声震天响, 节日喜庆乐无疆。 鼓棒挥舞人心聚, 传统音韵永流传。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人围着杖鼓,随着鼓声起舞,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听觉联想: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杖鼓那有力的敲击声,回荡在耳边,激起心中的激情。
比较:在西方文化中,类似杖鼓的乐器可能是定音鼓或小军鼓,但在形制和演奏方式上有所不同。
总结:杖鼓作为一种传统打击乐器,不仅在音乐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也在文化和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杖鼓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东亚传统音乐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库,提升我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1.
【杖】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杖,持也。 、 《书·牧誓》-王左杖黄钺。 、 《汉书·韩信传》-杖剑从之。 、 《汉书·武帝纪》-杖斧。
【组词】
杖斧、 杖楫、 杖斧之臣、 杖策、 杖节
2.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