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2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9:33
技能(Skill)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在特定情境下有效执行任务的能力。它通常涉及知识、经验和技术,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能一词源自中古英语的“skil”,意为“理解”或“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演变为指代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技能的培养被视为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技能一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因为它与个人成长和成功紧密相关。它让人联想到勤奋、学习和成就。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一直是我的目标。例如,我通过在线课程学习了新的编程语言,这帮助我在工作中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技能可以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
技能如流水, 细琢方成器。 岁月磨砺下, 方能显真谛。
技能可以让人联想到工匠精心雕琢作品的画面,或是音乐家在舞台上精湛演奏的场景。这些视觉和听觉联想都强调了技能的精湛和细致。
在不同语言中,技能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例如,在西班牙语中,“habilidad”和“destreza”都可以指技能,前者更侧重于能力,后者更侧重于技巧。
技能是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的基石。通过对技能的不断学习和提升,个人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保持竞争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技能这一概念,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个人的能力和成就。
1.
【技】
(形声。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技,巧也。 、 《礼记·坊记》。注:“犹艺也。”-尚技而贱车。 、 《大学》-无他抚。 、 《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注-他技,奇巧异端也。 、 《老子》。注:“工匠之巧也。”-人多技巧。 、 《庄子·天地》-能有所艺者技也。 、 《庄子·养生主》-道也,进乎技矣。 、 《庄子·养生主》-技盖至于此。 、 唐·柳宗元《三戒》-技止此耳。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技之奇妙。 、 明·魏学洢《核舟记》-技亦灵怪。
【组词】
技量、 技穷、 技擅穿杨、 技俩、 技法
2.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