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4:20
仕女画:仕女画是**传统绘画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描绘的是宫廷或贵族家庭中的女性形象。这些画作通常注重女性的仪态、服饰和环境背景,旨在展现女性的优雅、美丽和高贵。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仕女画常被用来比喻或象征女性的美貌和高贵气质。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仕女画”来形容一个女性看起来像是从古代画中走出来的,具有古典美。 专业领域:在艺术史和美术领域,仕女画是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涉及其风格、技法、历史背景等。
同义词:
反义词:
仕女画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仕女画的风格和技法不断演变,从唐代的丰满圆润到宋代的清秀细腻,再到明清时期的华丽繁复。
仕女画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女性的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封建社会中,仕女画往往被用来展示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和审美追求。
仕女画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优雅和宁静。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宁静生活和女性的温柔美丽。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艺术展览中看到一幅精美的仕女画,那幅画中的女子眼神温柔,服饰华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她如仕女画中走出,
眉如远山,眼似秋水。
一袭华服,轻纱飘逸,
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绽放。
仕女画通常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联想到柔和的色彩和精致的细节。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筝或琵琶的悠扬旋律,增添一份古典的韵味。
在西方艺术中,类似的主题可能是“贵妇人肖像”,但与**仕女画相比,西方肖像画更注重个性的表达和光影的处理。
仕女画不仅是*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对仕女画的学和欣赏,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仕女画这一词汇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增强了我的文化素养。
1.
【仕】
(会意。从人,从士。本义:做官)。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 《后汉书·崔骃传》-常经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 《论语·微子》-不仕无义。 、 《孟子·梁惠王上》-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 马中锡《中山狼传》-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 清·周容《芋老人传》-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组词】
仕官、 仕途经济、 仕止、 仕路
2.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
3.
【画】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 《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 、 《汉书·地理志上》-画壄分州。
【组词】
画野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 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