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1:4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1:44:47
跟从﹔追随。
1.
【随】
(形声。从辵(chu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隨,从也。 、 《易·杂卦》-隨无故也。 、 《书·禹贡》-隨山刊木循也。 、 《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隨。 、 《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凡庭实隨入。 、 《仪礼·乡射礼记》-距隨长武。 、 《荀子·天论》-列星随旋。 、 《韩非子·杨权》-主失其神,虎随其后。 、 《韩非子·说林上》-子行而我随之。 、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随任、 随直、 随班、 随扈、 随身灯、 随坐、 随宦、 随随步口、 随起举哀
2.
【逐】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chuò)。本义:追赶)。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引证】
《说文》-逐,追也。 、 《易·暌》-丧马勿逐。 、 《易·大畜》-良马逐。 、 《楚辞·河伯》-乘白龟兮逐文鱼。 、 《左传·左公十年》-遂逐齐师。 、 《汉书·李广苏建传》-孺卿逐捕。 、 马中锡-简子怒,驱车逐之。 、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噪而相逐。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急逐弗失。
【组词】
逐逐、 逐驾、 逐胜、 逐射、 逐利、 逐兔
1、“随逐”通常指随着、跟随着、追逐的意思,强调一个事物或行为随着另一个事物或行为而变化或移动。
2、在古汉语中,“随”有依附、伴随的意思,“逐”有追逐、追赶的意思,合在一起便构成了随逐的意义。
3、该词往往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强调因果、时间上的依赖性。
4、在文学作品中,随逐可以形容人物的状态或事件的发展,常包含积极或消极的情感色彩。
5、在现代汉语中,随逐也可以用于比喻,形容潮流、风尚等的变化。
1、风筝随逐着微风,逐渐飞得更高。
2、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观念逐渐随逐于现代思想之中。
3、他总是随逐在朋友身后,默默陪伴着他们。
4、夏天的蝉声,随逐在炎炎烈日下愈发热烈。
5、季节变迁,树叶随逐于多彩的秋风中缓缓飘落。
1、可以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如何随逐社会潮流,适应变化。
2、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如何相互随逐,形成新的价值观念。
3、在古典文学中,随逐意味着人物命运的波动,如何影响他们的抉择和行动?
4、研究语言的演变,随逐的词义如何随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5、分析心理学中的依附理论,如何体现个体在情感上随逐他人的行为模式。
其中有“无奈随逐”,描述人物的无奈与追随。
书中提到“随逐他物”,表达顺应自然的态度。
提及“随逐风云”,象征命运的不可捉摸。
记载中有“随逐其后”,反映历史人物的追逐与努力。
诗里讲到“随逐草木”,表达随季节变化的情感。
1、“随逐无虞皆得所愿”这一表达可以理解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因而能够顺利达成所希望的愿望。此句强调了内心的安定和目标的明确,使得追求的过程更加顺畅。
2、此句可以拆解为几个部分理解:'随逐'意为随心所欲地追逐,'无虞'表示没有忧虑或顾虑,'皆得所愿'说明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3、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句话强调了自信和无畏心理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性。实现愿望的过程往往需要克服心理障碍,保持积极心态。
4、在哲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在追求理想和愿景的道路上,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5、这句话也可以适用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它提醒我们在追逐梦想时,要消除内心的疑虑与不安。
1、他勇敢地随逐自己的梦想,无虞于别人的眼光,最终取得了成功。
2、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他随逐无虞,专心致志地进行创作。
3、她的态度表明,她已无虞于失败,因此能够从容不迫地实现她的目标。
4、团队成员们在携手合作时,针对项目的每个环节随逐无虞,效率高效。
5、旅行前,他制定了详尽的计划,确保随逐无虞,尽兴而归。
1、在生活中,达到目标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与内心的平静。通过寻找内心的安宁,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追求梦想。
2、除了个人经验,社交环境和他人支持也是实现愿望的关键因素。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可以消除内心的顾虑。
3、探讨人在追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例如运用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肯定来增强实现目标的能力。
4、在职场中,领导者常常需要帮助团队成员克服不安情绪,从而使团队在追求具体目标时随逐无虞。
5、自我反思和目标明确也是实现愿望的重要部分。通过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可以建立自信心,减少不确定性。
子曰:‘随逐无虞,皆得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