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4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47:21
词汇“毋容”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是方言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毋容”字面意思是不容许、不允许。其中,“毋”是古汉语中的否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容”则是容许、允许的意思。
由于“毋容”不常见,它可能在古文或特定方言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强调某种行为或状态的不被允许。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被广泛使用。
“毋容”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常用“不容”、“不许”等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在古代社会,某些行为或言论可能被严格限制,使用“毋容”这样的词汇来强调其不被允许的程度。
使用“毋容”可能会给人一种严肃、正式的感觉,因为它不是一个日常用语。
由于“毋容”不常见,个人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使用该词汇的情况。
在创作中,可以将“毋容”用于强调某种规则或界限的不可逾越,例如在描述一个严格的社会或家庭环境时。
由于“毋容”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正式的场合,如法庭、学校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翻译找到表达相同意思的词汇。
“毋容”是一个具有古汉语特色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传承。
1.
【毋】
(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毋,止之也。 、 《广韵》-毋,止之辞。 、 《论衡·谴告》-毋者,禁之也。 、 《礼记·曲礼上》-毋不敬。 、 《论语·先进》-毋吾以也。 、 《史记·项羽本纪》-毋从俱死。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
【组词】
毋或、 毋多、 毋己、 毋违、 毋令逃逸;毋自欺
2.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