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8:12
密不通风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某个空间或物体被封闭得非常严密,以至于空气都无法流通。基本含义是指某物或某地被完全封闭,没有缝隙或开口,导致内外无法交流或沟通。
在文学作品中,密不通风 常用来形容环境压抑、气氛紧张,如描述一个被敌人包围的城堡或一个充满秘密的房间。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思想或行为过于封闭,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意见。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它可能指设计上的缺陷,导致空间通风不良。
同义词中,“密闭”强调的是完全封闭的状态,“封闭”和“紧闭”则更多用于形容门窗或空间的关闭状态。反义词中,“通风”直接对应“密不通风”,指空气流通;“开放”和“敞开”则形容空间或心态的开放状态。
密不通风 这个词汇源自汉语,由“密”和“不通风”两个部分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密”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紧密或密集,而“不通风”则是指空气无法流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用以形容各种封闭或压抑的状态。
在文化中,密不通风** 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传统观念或社会结构的封闭性,如家族观念、等级制度等。它也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或改革的态度。
密不通风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压抑和窒息。它让人联想到狭小、黑暗、无法逃脱的空间,引发一种被困住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他的思想非常保守,对于任何新事物都持怀疑态度,几乎到了密不通风的地步。这让我意识到开放心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密不通风的夜里, 星光被厚厚的云层遮蔽, 心灵在黑暗中摸索, 寻找那一丝透气的缝隙。
密不通风 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昏暗的房间、厚重的窗帘、沉闷的空气。在视觉上,它可能与暗色调、封闭的空间设计相关;在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压抑的声音相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irtight" 或 "sealed off",它们都强调了空间的完全封闭状态。然而,这些词汇在情感色彩上可能不如“密不通风”那样强烈,后者更多地传达了一种压抑和窒息的感觉。
密不通风 这个词汇在描述封闭、压抑的状态时非常有力。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文化和心理层面也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这两家做下敌头重,但要访的孤儿有影踪,必然把太平庄上兵围拥,铁桶般密不通风。
岂知中军闻知按院奉旨捉拿钦犯,想又奉过密谕,在辕门领兵防守,~。
1.
【密】
(形声。从山,宓(mì)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引证】
《说文》-密,山如堂者。 、 《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通】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