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9:32
“密丛丛”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物体或植物密集丛生的状态。字面意思是指物体或植物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密集的丛林或簇拥的景象。
在文学作品中,“密丛丛”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如森林、灌木丛等,营造出一种神秘或幽静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人群或物体的密集程度,例如“人群密丛丛地挤在一起”。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或植物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特定植物群落的密度。
同义词中,“密集”强调数量多且空间紧凑,“茂密”侧重于植物生长旺盛且密集,“丛生”指植物成群生长,“簇拥”则有围绕、聚集的意味。反义词中,“稀疏”指分布不密集,“散落”表示分散、不集中,“零星”则指数量少且分散。
“密丛丛”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密”和“丛丛”组成。其中,“密”表示紧密、不疏,“丛丛”则指成群、成簇。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
在**文化中,“密丛丛”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如山水画中的树木和植被,强调自然之美和生态的和谐。在社会语境中,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群的聚集,反映出社会活动的热闹和人群的密集。
“密丛丛”这个词给人一种密集、繁盛的感觉,有时也带有一种神秘和幽深的联想。在情感上,它可以引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遇到一片密丛丛的竹林,那种密集的绿色和清新的空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密丛丛的竹林深处,藏着岁月的秘密,风轻轻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密丛丛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鸟儿的鸣叫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hickly clustered”或“dense thicket”,它们在描述密集的植物群落时与“密丛丛”有相似的含义。
“密丛丛”这个词在描述自然景观和人群密集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密集和繁盛的视觉感受,还能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描述能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和形象。
1.
【密】
(形声。从山,宓(mì)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引证】
《说文》-密,山如堂者。 、 《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2.
【丛】
(会意。从丵,取声。“丵”(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丛,聚也。 、 《周礼·大司徒》-其植物宜丛物。 、 曹操《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组词】
丛物、 丛灌、 丛丛、 丛育、 丛毛、 丛森、 丛薄
3.
【丛】
(会意。从丵,取声。“丵”(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丛,聚也。 、 《周礼·大司徒》-其植物宜丛物。 、 曹操《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组词】
丛物、 丛灌、 丛丛、 丛育、 丛毛、 丛森、 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