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23
冲口而出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说话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直接、迅速地表达出来。基本含义是指说话冲动,不经大脑思考就脱口而出,通常用来形容说话直率、不加修饰或控制。
在文学作品中,“冲口而出”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直率、冲动或缺乏自制力。在口语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人突然说出的话,这些话可能是真实的,但也可能因为缺乏考虑而显得鲁莽或不恰当。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沟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体的沟通风格或情绪管理能力。
同义词:脱口而出、不假思索、信口开河 反义词: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谨慎发言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语境的不同。例如,“脱口而出”更强调说话的速度和突然性,而“信口开河”则带有贬义,指说话不负责任或没有根据。
“冲口而出”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冲”和“口”以及“出”三个字组成,形象地描述了说话的动作和状态。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存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强调“言多必失”和“三思而后行”,因此“冲口而出”往往带有一定的负面评价,被视为缺乏自制力和考虑不周的表现。在社会交往中,这种说话方式可能会导致误解或冲突。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常常与冲动、不理智和可能的后悔联系在一起。在表达时,我会尽量避免使用这种说话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情绪激动,我冲口而出地对朋友说了一些伤人的话,事后感到非常后悔。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控制情绪和说话方式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夏日的雷鸣,/ 他的话语冲口而出,/ 震撼了沉默的夜空。”
想象一个人在激动或惊讶时,嘴巴突然张大,声音迅速而强烈地发出,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可以帮助理解“冲口而出”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lurt out”或“spill the beans”,它们也描述了说话不经思考的情况,但在使用和文化含义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冲口而出”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意识到在语言表达中控制情绪和思考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理解了说话方式的不同,也提醒我在交流中要更加谨慎和考虑周到。
此数十纸,皆文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1. 【冲】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