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7:19
化身: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或神灵以某种形式显现或代表自己。在**和神话中,神灵或灵魂可以以人的形态或其他生物的形态出现,这种显现称为化身。在现代语境中,化身也可以指一个人在虚拟世界或网络空间中的代表形象,如游戏角色或社交媒体上的虚拟形象。
化身一词源自梵语“avatāra”,最初用于印度教,指神灵降临人间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其他文化和语言中,含义也扩展到包括虚拟形象和代表性角色。
在印度教中,化身(avatāra)是一个核心概念,指神灵为了拯救世界或教导人类而采取的人类形态。在现代社会,化身在虚拟现实和网络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反映了技术发展对人类自我表达方式的影响。
化身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和超自然的联想,让人想到神灵的降临和人类与超自然世界的联系。在现代语境中,化身也让人联想到个性化和自我表达的可能性。
在网络游戏中,我创建了一个化身,这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通过这个角色,我体验了不同的生活和冒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化身”:
在数字的海洋里,我化身为一叶扁舟, 穿越虚拟的波涛,寻找真实的自我。
化身这个词可以联想到各种神话和电影中的形象,如《指环王》中的甘道夫,或《黑客帝国》中的尼奥。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光芒四射的神灵缓缓降落,听觉上,可以想象庄严的音乐伴随着这一过程。
在不同文化中,“化身”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和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
1.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